網站導覽            專題研究   認識說唱藝術   藝術地圖  在地說唱藝術家   說唱扎根傳承  人物專訪   結合鄰里  一路走來
 

【人物專訪】

葉怡均女士

王振全先生

傅諦先生

曾寧旖女士

劉增鍇先生

藍浩之小姐

三位小朋友

問卷調查

        

人物專訪

本專題特別感謝接受訪問的九位人士

人物專訪一:葉怡均女士(台北曲藝團)                                                   

      

訪問對象:葉怡均女士-台北曲藝團

 

我們訪談的對象葉怡均老師,她是「台北曲藝團」的資深專業演員

   訪談時我們詢問葉老師與說唱藝術結緣的經過, 她侃侃而談,說她從高中時就參加學校寫作之類的比賽,很早就對說唱藝術有興趣,也有基本的認知。之後聽了一次演講,對相聲有了很高的興趣,於是開始與志同道合的朋友組成團體,自己聽錄音帶和同好們練習。這是不是很像我們學街舞、學吉他的經過呢?先參加了活動或是看了表演,有了興趣便一頭栽下去囉!
  

  如同剛剛提到的,自己練久了,就會想秀啦!畢竟自己在家練,也練不到台風,所以團體們常常到 「二二八紀念公園 」去自說自唱,也開始自己編寫一些段子,經過多次自發性演出,慢慢的有活動邀請,因而融入了這個團體中。

 

  說唱藝術就是開口說、口語清晰,它可以幫助記憶、表達以及增加自信心。興趣,是學習說唱藝術最重要的條件。有些人對相聲有點興趣,想學卻又怕學不好,所以常常好奇學說唱藝術要有哪些條件?這問題很多人問,如果只是學來秀的,興趣是絕對要有的。而在比較專業的領域中,語文能力非常重要,另外具有表演天賦、長相討喜、聲音魅力、幽默的性格、過人的記憶力甚至編寫能力都是必需的。  

 

  說唱藝術有許多類別,以其中的相聲來說,有分為「說」、「唱」、「半說唱」與「說唱之間」。葉老師個人擅長的是相聲中的快板-板書、平書,算所謂的「說唱之間」。另外 ,老師在行銷、活動、大眾傳播(廣播、電視)也有些接觸。

 

  台北曲藝團經常在社區各地方舉行活動表演,進而吸引社區人潮,推廣說唱藝術,引發各路的興趣。也有設立兒童說唱藝術班,教導孩子練相聲段子。

 

    說到葉老師對未來的展望與期待,就必須提到一個斷層,相聲這藝術,在部分人眼裡,是很俗氣的,遠比不上流行歌,所以青少年中幾乎可以說是沒有人會,這可是一個極大的斷層,在台灣專業且有一定水準的說唱藝術表演者大約只有二、三十人,若是老ㄧ輩的傳承者發生意外怎麼了,那新ㄧ輩的學習傳承者,又得重複葉老師過去的路,要自己聽錄音帶學習,沒有長輩的教導,延續傳統這任務難免艱辛,畢竟許多技巧不是聽聽錄音帶看看書就能學會的,倘若那麼簡單,還需要練功嗎?而葉老師正在努力,對外演出、宣傳,希望能將這項傳統藝術向外推廣,讓更多人欣賞說唱藝術。

    

     

.專訪心得 2007.01.05(五)下午

•王煒翔

  我覺得這次訪問讓我獲益良多,從葉怡君老師的口中得知,台北曲藝團在保有說唱這種中國傳統文化的艱辛,以及相聲人才在我們這一代斷層的出現,令我為台灣的說唱 藝術憂心不已,擔心台灣的說唱藝術可能會因此消失,還好有台北曲藝團的努力,栽培人才,使台灣的說唱藝術能繼續延續下去。

 

吳建宏

  課業繁忙 的我們,終於排好時間,帶好我們的裝備, 開始了「大師級」的採訪,我們訪問「台北曲藝團」的葉怡均老師,他們將「相聲」融入在鄰里中,不管是在大學、教會、里區、節慶晚會,都把大家逗到哄堂大笑,從笑聲中學到了東西。原本對於傳統藝術絲毫不懂的我,經過這次的訪談後,對相聲有了基礎的概念,希望台灣傳統相聲藝術,能繼續傳承下去。

 

吳懿軒

  今天是我們第二次的專訪日,雖然段考快到了,但是我們還是秉持著好學的精神去揭開這說唱藝術的神秘面紗。這次的專訪我們訪問到「台北曲藝團」的葉怡均老師 ,問了很多有關說唱藝術的問題,最後老師也表演一段「竹板快書」讓我們欣賞,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可以近距離的看名師表演 ,真是幸福!

 

陳柏年 

  在 這之前,我對說唱藝術是很陌生的,但在訪問過老師之後,覺得不再那麼陌生,反而想去多多了解。

  這次訪問到葉怡均老師,她說的內容豐富又精釆,老師表演的竹板快書更是一絕,讓我大開眼界。老師人很親切,不厭其煩的回答我們所有的問題,老師有說「相聲不等於戲劇,戲劇也不等於相聲。」相聲的基本條件,就是要敢開口說,另外滑稽、幽默、編相聲段子也是一個說唱家應有的條件。

 

廖珈琳

  今天我們訪問到台北曲藝團的葉怡均老師,她介紹了很多有關相聲這門傳統藝術的歷史和道具,在訪談過程中還 表演一段竹板快書,整個過程生動有趣,讓我們在笑聲中上了一課。

     經過這次的訪問,我真的很佩服這些說唱藝術家,因為逗人「笑」可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希望我們能繼續延續著這些傳統的說唱藝術。

 

丁詩純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相聲,平常與人對談從不畏畏縮縮的我,今天有些緊張,在訪談的過程中,尋找適當時機去發問,才不會造成打斷對方發言的窘境。

  葉老師本身很健談,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回的訪問,讓我學習了許多發問的技巧。

 top

人物專訪二:王振全先生(漢霖說唱藝術團)                                                                  

訪問團體:

訪問對象:團長王振全先生-漢霖說唱藝術團

 

 . Q:請問團長「漢霖說唱藝術團」以哪些活動方式在地方上推廣說唱藝術?

        假日有定期為地方社區免費表演,推廣更多人欣賞說唱藝術。

設立兒童說唱班,可讓更多有興趣的孩子學習並了解相聲,另在木柵景華里也有設班教學。

特殊節日也有活動與社區配合演出,有時也會有大型需收費的表演活動。

 

 2. Q:請問團長「漢霖說唱藝術團」曾在木柵地區哪些單位表演過?

        曾在辛亥、萬芳、萬興、興華國小、中國技術學院、政大、警專都有表演經驗。

每年也固定在木柵動物園表演。在學校演出的優點:節目好安排,觀眾量穩定,說唱題材內容好

掌握。

 

 3. Q:請問團長在經營「漢霖說唱藝術團」有些什麼困難?

    在包裝、宣傳、廣告、行銷、企劃方面是我們比較弱的部分,以後會多往這方面去做。

 

 4. Q:請問團長有何構想,使更多人注意(喜愛)說唱藝術?

說唱藝術屬民俗,種類全部加起來約有3、4百種,相聲不完全等於說唱藝術,只是其中一項。八角鼓插曲是其中我們最常表演的一項。

在各地方的表演,能吸引更多人欣賞並了解說唱藝術,同時我們希望推廣更多經典的作品、故事,讓觀眾能從中領會些道理及有趣的地方,因而產生興趣,開始注意或喜愛說唱藝術。

 

5. Q:請問團長現在「漢霖說唱藝術團」有哪些團員?

目前有20位。「漢霖說唱藝術團」是個資深的團體,國內許多說唱演員都是出自這個藝術 團,另外也和一些雜耍、特技(如變臉)演員有合作。 

 

6. Q:請問團長是否有固定練習場所及時間?

每週五有兒童說唱班,週三則是漢霖個人的練習時間。

 

 7. Q:請問團長是否有新作品?

12/16公演「說唱四書」,四書分別是:京東大鼓、 山東快書、竹板快書及說書。現在是有重新整理以前一些經典的作品,去蕪存菁之後重新詮釋表演,所以目前沒有再編寫新作品。

 

8. Q:請問團長對未來有何展望與期許?

希望將說唱藝術廣為人知,讓更多人了解相聲, 把兒童說唱藝術發揚光大,延續這項傳統藝 術。在「漢霖說唱藝術團」則是希望把宣傳、包裝、行銷方面做的更好。 

 

9. Q:請問團長在社區中來觀看說唱藝術表演大約的年齡層為何?

              大部分都是老人家還有小朋友,中青一輩的較少。

 

10. Q:請問團長「說、學、逗、唱」指的是什麼?

說,是語言的藝術。

學,學習口技、人物特色方面的技巧。

逗,是相聲中最特殊的一項,逗觀賞者笑是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目的。

唱,小曲、戲曲。

說和逗在說唱藝術中是最主要的技巧及目的。

 

11. Q:請問團長說唱藝術在台灣,政府是否有些補助經費及政策?

       目前政府並沒有很重視這項傳統藝術,近年來演出的機率及補助經費都在降低,

說唱藝術在台灣的引響力也有限。

 

12. Q:請問團長學習相聲需要具備的條件?

  對語言敏銳,咬字清晰,最重要的是興趣。

 

  相聲因時間、地點而有所差異,有各種語言,只要能掌握住相聲的精髓與系統,任何語言都能表演相聲(尤其閩南語)。相聲常以生活為題材,各種事情和活動都容易融合相聲做表達。相聲不是戲劇不是舞蹈,以「語言」為主,服裝、道具都是其次,往往手上只需拿一把扇子就可表現一封信、一本書、一把刀甚至是整個人物的氣勢。然而相聲最重要的目的還是「逗笑」,也常用些簡單的成語來增加效果。隨著時代的改變,這門傳統說唱藝術也需時時更新,走出自己的步伐。

 

.專訪心得 2007.01.05(五)下午

巫秉叡

  今天晚上的訪談,我和其他同學一同來到了「漢霖說唱藝術團」,這裡的團長,也就是王振全老師,毫不吝嗇的回答我們所提出的任何問題,有幾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不會笑的相聲就不是相聲。」「說唱藝術是包羅萬象、沒有國界。」以及「重要的不在於肢體和道具,而是它的精隨。」除了這些,還告訴我們很多很多和說唱藝術有關的一些重要知識,在訪談之餘,我們也都上了一堂重要的課。雖然現在當地擁有兩大說唱藝術的團體 ,也各盡所能的培養當地藝術的傳統,但仍面臨無人接手的情形,希望我們可以接由這一次的專題研究,重新找回那份來自內心的笑容。

 

王煒翔 

  在訪問完漢霖說唱藝術之後,我發現台北曲藝團和漢霖說唱藝術團 ,有些不同,台北曲藝團重視傳統,而漢霖說唱藝術團會跟著時勢而做一些改變, 例如漢霖有外國人參與演出,有台語相聲,這是我覺得他們不一樣的地方。

 

吳建宏  

  晚上我們到漢霖說唱藝術團,訪問團長,他們的表演曾經遍及台灣278鄉鎮,46個國家, 並且被邀請去外國表演,能使用當地語言,嘗試各種表演方式,去融合當地文化 。

  說唱藝術相聲種類很多,相聲只是說唱藝術 中的三百分之一,強調「不笑的相聲就不是相聲」。台灣的說唱藝術文化,日漸式微,民國 七十七年,新加坡曾邀請台灣、北京的老師到當地演出,他們將相聲最傳統的根本,再帶回台灣發揚光大,但政府並沒有完善的政策,提供藝術者演出,這是台灣需要努力的地方。這次的訪,使我對相聲這門說唱藝術產生很大的興趣。

 

•吳懿軒 

  今天晚上我們去訪問「漢霖說唱藝術團」的王振全團長,漢霖說唱藝術可說是台灣最早成立的說唱團體。王團長人很有趣,經過這次的專訪,讓我們在說唱藝術這方面又有更深層的了解。

 

陳柏年  

  團長說的內容很多也很清楚,讓我大開眼界。他們在貓空、萬芳社區、萬芳國小、政大、錦華里、警察大學、動物園 都有活動。漢霖說唱藝術團可說是台灣最早成立的說唱團體,團長還說「不會笑的相聲就不叫相聲」,讓我印象很深刻,團長介紹說唱四書 :1.京東大鼓書2.說書3.快書4.山東快書 也很有趣。最重要的是相聲要讓觀眾哈哈大笑,才算完整。

 

廖珈琳 

  「漢霖說唱藝術團」是由王振全團長所帶領的,成立於民國七十四年,在這期間,他們受邀去各地方表演,也極力推廣說唱藝術,保有這份傳統文化。

  團長的幽默,讓我們笑聲不斷,也讓我們了解到說唱藝術的有趣,不管是隨手一抓就能表現出來的道具,還是模仿各個人物的技巧,甚至是說唱的功力,都讓我們為之驚嘆。

 

丁詩純

  在木柵上課這麼久,我從來不知道這有專業的說唱藝術團體,更不知道有許多大小朋友在這學習說唱藝術。

  訪談當天恰巧是考試前幾天,許多到漢霖的學生留在家裡看書,害我以為看不到人練習了。正當訪談結束要離去時,有個小男孩來了,說話伶牙俐齒,還挺可愛的,替我這回訪談留下 有趣的記憶。

 

張璇慧 

     今晚我們去了由王振全團長所帶領的「漢霖說唱藝術團」,團長在訪問過程中也不忘說些逗趣的文詞,非常有趣。因為這次所研究的主題讓我有機會接觸到關於說唱藝術這一門表演。想到老師說的一句:「不會笑的相聲就不叫相聲」為了推廣更多人欣賞說唱藝術 ,老師目前也正在努力呢

 

top

人物專訪三:傅諦先生                                                                                                                  

  

在放學時間,我們同學加上指導老師一行人 ,拜訪住在木柵的說唱藝術演員傅諦老師,他是國內相聲大師-魏龍豪先生的弟子。

他自我介紹的時候,逗趣的告訴我們,"傅"字右上有個點,可不能拿掉啊!拿掉了就像"傳"字,他不介意,他老爹可是介意極了呢。傅老師有20多年相聲經驗,曾參與影片配音 -北海小英雄!另外,還有當過廣播主持人的經驗,大學是讀建築系畢業,還擔任過台北縣政府的違建拆除大隊。 豐富的人生經驗讓我們瞠目結舌。

 

傅老師上的相聲課內容很新鮮,是我們平常在學校學不到的,如相聲的種類,分三種:「群口」(三人或三人以上)、「對口」(兩人)、「單口」 (一人)。其中「單口」是最難的部份,需有豐富的舞台經驗以及特別的喜感 。他還舉例表演起來:「嘿嘿……大家想想,有人說天塌下來有高個兒頂著,表演時,站在舞台上就替觀眾頂了天 」。

 

而表演「群口」時,還有多點兒人陪你,「對口」雖然只有兩人,可起碼還有一個替死鬼,演到一半還可以眨個眼、 呶一下嘴,給另一人打一下暗號,示意趕快接下去,因為『俺忘詞啦!』,要是兩個人都忘……就眨眼努嘴到顏面神經抽蓄吧!

 

   

老師並告訴我們,相聲的成敗可是與觀眾緊緊相繫的,觀眾的反應決定你的演出是否成功,所以演 出的神情、動作、角色的模擬以及隨手一抓就能有身旁景物道具的技巧。而令觀眾哄堂大笑的手法 至少有22種以上,說上三五堂課都不夠我們聽完,他舉了些例子說明給我們聽,例如:「違反常規」、「故弄玄虛」、「詞意錯覺」、「陰錯陽差」,便是常用的四個手法。

     

  相聲本身是反映社會狀態的一種藝術,可以藉由相聲提醒人事情,畢竟好笑的事情,人人都會不時回味著 ,笑,對相聲來講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所以可以用來宣揚重要的政策及觀念,例如:遵守交通規則若當口號大家不想聽,但編寫成一段相聲,大家就比較樂意接受。

 

  訪談當天,我們笑的都肚子痛了,因為傅老師,一張口就把大家逗得大笑不止,我們見識到行家的功力,他已將說唱的幽默融入生活之中,自愉愉人,真令人讚嘆!

  

top

人物專訪四:曾寧旖女士(忠順里長)                                                                                

 

  我們利用上課的中午休息時間,去忠順里的里民活動中心拜訪里長,常時很訝異,以為會是位老先生,沒想到是位女里長,而且年輕有活力,穿著一身中國服,笑容可掬的接待我們。

 

  里長已在地方耕耘了四年,設立了忠順里社區的「的藝文廣場」,每年都辦理說唱藝術活動。並且在社區成立了「親子說唱研習班」,辦理成果發表會,九九重陽節的敬老活動,也請小朋友去老人院中表演相聲節目給爺爺奶奶們看,老人院中爺爺奶奶也很有才藝,能說唱的表演相聲。

  每年十二月份的耶誕點燈活動,小朋友的相聲、竹板快書表演更是受到大家的歡迎。村里的居民小朋友涂為祈、張國叡、馮凱亨、程士東、張凱茹,都是社區舞台上的常客。

 

  「說唱藝術研習班」提供青少年正當娛樂,以相聲逗趣的方式引導青年學子走向正當的休閒活動領域 ,藉由說唱藝術活動,增進了居民的親子關係與老人家之間的互動,也讓老人家們不再孤單寂寞,拉近彼此的距離,更增進了親子關係。

     

  如此用心付出的里長,「別人做的她都去做,而且做的更好」。她有別人沒有的精神,沒有貪婪的想法,凡事盡心盡力,她是一個值得效法的對象,讓我們從心裡感到佩服。里長辦公室裡推滿了無數的感謝狀,因為里長規劃多彩多姿,她保存說唱藝術傳統、社區綠化美化、聚集了社區意識……等。里民們都很感謝並支持她。

  

  在木柵有默默付出的人,傳承著說唱藝術,他們真的很偉大。雖然說唱藝術,不引人注目,但仍依然努力著,為我們留下文化。

top

人物專訪五:劉增鍇(大柵欄-說唱藝術茶館館主)                                                         

  

說唱藝術走入生活」,我們看見對說唱藝術滿心執著的茶館主人這麼地用心經營。

說唱藝術茶館-大柵欄位於貓空茶館主人劉增鍇先生,大家叫他「欄主」,他本身即是個專業的相聲演員,茶館才設立一年。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喜歡說唱藝術的人們,多一個悠閒又輕鬆的去處,在「大柵欄」 可品茗、下棋、用餐,最大的特色是-看表演,有相聲、竹板快書……每週六排有不同的各式說唱節目,每回不同,有專業演員、有大學社團菁英、有受過訓的小朋友。花些茶水費,有小二哥送上各式茶點及茶水。就能在此待上一晚上,看三場不同的精釆段子。節目結束,專業演員還下台和大家寒暄聊天,讓更多人用麼近的距離去接觸專業演員。   

導老師在週六晚上帶著我們上山,我們一共參訪了三次,除了觀賞相聲表演、訪問演員、拍照及錄影之外,對於館主在推動說唱藝術上努力,更是讓我們深深感動。我們很想為有理想的茶館主人出點力、幫點忙,於是我們決定製作了一份問卷,用以收集相關的資料。不僅可以在專題研究上進一步瞭解觀眾,也可以將其中的一些問題結果回饋給茶館主人,讓在木柵地區作推廣說唱藝術的茶館主人能更瞭解客人的喜好及需要。

  

三次參訪的目的,就是要去對「說唱藝術茶館-大柵欄」的觀眾進行問卷調查,在訪問當天為了不影響觀眾觀看節目的興緻,所以在節目結束後,才開始進行問卷調查,所以能針對最後留在現場的進行訪問,有些人表演結束離開就無法接受調查

 

天接受問卷訪問的茶館客人共有30人,其中有20位男性,10位女性,其中年齡層以60歲以上民眾為最多,高達14位 從居住地來說,從附近文山區過來的民眾共有10位,從其他地方過來的共計20位,但多以台北縣與台北市其他區為主,僅有3位聽眾是從外縣市到來,而大柵欄因位處貓空山坡,來到此處的人多半自行開車前往。

                                                    

從本次的訪問中可以得知,超過九成以上的民眾來到大柵欄是單純為了聽相聲而來,而他們到大柵欄的時間皆時間前來。另外有八成的民眾到大柵欄之前,就已經在其他地方聽過說唱藝術,包括新舞台、 電視、國家戲劇廳等地方,其他兩成的民眾是第一次聽到說唱藝術的表演,但是超過九成的民眾並沒有接觸過說唱藝術相關的學習活動,當天有一位女士表示接觸說唱學習活動,整體而言當天到場的觀眾對表演內容都感到滿意除了本次活動外,幾次的觀賞下來,已形成幾群說唱藝術之友,幾乎每週皆到大柵欄觀賞表演,年輕朋友也醉心於說唱藝術之中,是令人欣喜之事

top

人物專訪六:藍浩之(大柵欄-說唱藝術茶館)                                                                  

        

藍浩之小姐是劉增鍇老師的學生, 從高中就開始參加相聲社團。
       她說從小就在夜市裡聽些老人家說相聲,那時就對相聲產生很大的興趣。高中就讀台中女中,是相聲社的社長,也曾自己寫作、編寫段子參加比賽及發表,大學是政治大學中文系,同時也是國劇社社長,仍然繼續著有關說唱藝術的相關傳統文化,後來又因為多次參加比賽與發表會上,被老師所發掘,因而正式投入說唱藝術的表演活動。
 

現在在中廣新聞網工作的她,因為學習說唱藝術而有很多的收穫,她說 相聲是「雜貨舖」,因為說相聲幫助了自己的口齒清晰,也對傳統文化、知識、歷史或對聯等等的中國文化都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就像雜貨舖,好像什麼東西都有,如果仔細去挖掘,就會發現很多不一樣的老東西!
 

         廖珈琳 

  繞著彎曲的山路,一路 顛簸到達目的地─大柵欄。這裡是在半山腰的一家茶坊,外頭有露天的雅座,裡面的佈置得古色古香,還有一個小舞台,而我們的目的就是 要在週六晚上來這裡看相聲表演。

     看到了很多相聲演員,我們吃著 茶點零嘴,喝著有濃香的茶水,看著台上的相聲表演,台下笑的合不攏嘴。他們運用時事材來發揮相聲內容,例如:卡奴。藉由相聲來宣導與勸戒 觀眾,也讓我們在笑的過程中還能了解一些道理。

  表演結束之後,我們訪問了些新生代演員,他們有些是因為社團、比賽與老師接觸,因而成為老師的學生,安排在這裡表演增加經驗,他們是這門傳統藝術的接班人,延續這有趣的 說唱藝術。

 

張璇慧

  沒想到大柵欄是這樣的一個地方,爬上陡陡的斜坡 ,彎呀彎的我們才找到了它。一進去裡面,看起來與一般茶坊無異,小小的屋子裡放著幾張茶桌,櫃檯前有一個小小的舞台,今天我們是來看相聲表演的。

         第一次在那麼近的距離聽相聲,喝著茶水、吃著茶點,偶爾說到逗趣的地方大家笑的合不攏嘴。表演結束後,演員下臺陪客人聊天,訪問了幾位年輕的大姐姐他們有些還是學生呢利用假日來這裡表演 ,其中也有一位國小的小女生,也是因為非常熱愛相聲所以才來學習的。經過這些訪問,我們對相聲更多了一份了解,現在老師們也正在培養更多的人才,將這門傳統說唱藝術傳承下去。

  ▲top

人物專訪七:龐辰洋、許硯為、涂為祈(萬興國小)                                                    

興國小說唱藝術社

課後學生訪問:

  龐辰洋(小學六年級)學相聲經驗3年

  許硯為(小學六年級)學相聲經驗3年

  涂為祈(小學六年級)學相聲經驗1年

 

 Q1:上相聲課學習最多的是什麼?

  龐辰洋:「語文能力會變的比較好,說話發音會變的清晰,也會變的比較大方,敢上台表演。

 

Q2:為什麼想學相聲?

  許硯為:「無意間,學校有表演而接觸,之後產生興趣因而深入學習。」

 

Q3:最擅長的相聲?

  龐辰洋、許硯為:對口相聲

  涂為祈:數來寶(一韻到底)

 

Q4:學習相聲(上說唱藝術課程)最有趣的地方?

  涂為祈:「老師都會以活潑逗趣的方式來教導我們相聲的技巧,讓我們能更深入了解相聲,而表演出來的相聲能讓觀眾笑,是我們覺得最開心的地方。」

 

 ▲top

問卷調查

  讓「說唱藝術走入生活」,我們看見對說唱藝術滿心執著的茶館主人這麼地用心經營∼

  

  「說唱藝術茶館-大柵欄」位於貓空茶館主人劉增鍇先生,大家叫他「欄主」,他本身即是個專業的相聲演員,茶館才剛設立一年。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喜歡說唱藝術的人們,多一個悠閒又輕鬆的去處,在「大柵欄」可品茗、下棋、用餐,最大的特色是-看表演每週六排有節目,每回不同,有專業演員、有大學社團菁英、有受過訓的小朋友。花些茶水費,有小二哥送上各式茶點及茶水。就能在此待上一晚上,看三場不同的精釆段子。節目結束,專業演員還下台和大家寒暄聊天,讓更多人用麼近的距離去接觸專業演員。  

  

  指導老師在週六晚上帶著我們上山,我們一共參訪了三次,除了觀賞相聲表演、訪問演員、拍照及錄影之外,對於館主在推動說唱藝術上努力,更是讓我們深深感動。我們很想為有理想的茶館主人出點力、幫點忙,於是我們決定製作了一份問卷,用以收集相關的資料。不僅可以在專題研究上進一步瞭解觀眾,也可以將其中的一些問題結果回饋給茶館主人,讓在木柵地區作推廣說唱藝術的茶館主人能更瞭解客人的喜好及需要。

 

  第三次參訪的目的,就是要去對「說唱藝術茶館-大柵欄」的觀眾進行問卷調查,在訪問當天為了不影響觀眾觀看節目的興緻,所以在節目結束後,才開始進行問卷調查,所以能針對最後留在現場的進行訪問,有些人表演結束離開就無法接受調查

 

  當天接受問卷訪問的茶館客人共有30人,其中有20位男性,10位女性,其中年齡層以60歲以上民眾為最多,高達14位 從居住地來說,從附近文山區過來的民眾共有10位,從其他地方過來的共計20位,但多以台北縣與台北市其他區為主,僅有3位聽眾是從外縣市到來,而大柵欄因位處貓空山坡,來到此處的人多半自行開車前往。

 

     從本次的訪問中可以得知,超過九成以上的民眾來到大柵欄是單純為了聽相聲而來,而他們到大柵欄的時間皆時間前來。另外有八成的民眾到大柵欄之前,就已經在其他地方聽過說唱藝術,包括新舞台、 電視、國家戲劇廳等地方,其他兩成的民眾是第一次聽到說唱藝術的表演,但是超過九成的民眾並沒有接觸過說唱藝術相關的學習活動,當天有一位女士表示接觸說唱學習活動,整體而言當天到場的觀眾對表演內容都感到滿意除了本次活動外,幾次的觀賞下來,已形成幾群說唱藝術之友,幾乎每週皆到大柵欄觀賞表演,年輕朋友也醉心於說唱藝術之中,是令人欣喜之事

    

一、基本資料 

 

         A. 來到大柵欄參予填寫問卷之男女比例

男性

20人

女性

10

 

         B. 來到大柵欄參予填寫問卷之年齡

20歲以下

2

21~30

7

31~40

1

41~50

2

51~60

4

60歲以上

14

 

 

 

         C. 參予填寫問卷者之居住地方

台北市文山區

10

台北市其他區

15

台北縣

5

台北縣市以外

3

 

 

 

       D. 前往大柵欄所乘交通工具

機車

1

汽車

27

公車

2

捷運

0

其他

0

 

 

 

二、問卷題目 :

 

      1. 來大柵欄的次數

 

 

第一次來

29

2~5

0

5次以上

1

 

 

       2. 來「大柵欄」的時間

 

 

有表演的時間才來

26

平常時間和表演時間都有來

4

 

 

     3. 從何處得知大柵欄

親朋好友

3

報紙

4

廣告

0

電視新聞

0

廣播

9

網路

12

其他

1

 

 

     4. 主要來「大柵欄」的原因

喝茶

11

聽相聲

30

親友表演

1

吃飯

0

其他

0


 

 

 

     5. 曾經在其他地方參與過說唱藝術的活動

25

5

 

 

     6. 曾參與說唱藝術的學習活動

1

29

 

 

 

        7.  對節目的滿意程度

非常滿意

9

滿意

21

普通

0

不滿意

0

非常不滿意

0

 

由於我們的時間有限,應作長時間的問卷收集才能更貼近事實的呈現,「欄主」對我們很幫忙,所有的訪問及問卷調查都很配合,真的很感謝他。僅列出與本專題相關之問題,其餘幾題是針對茶館的問題在此未列出,我們將回饋給茶館主人參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