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研究
景文高中_葉蘊慧同學
一、個人介紹
我出生於一個小康家庭,由於父親早逝,所以母親必須身兼數職,在經濟方面雖然不是很富裕,但母親對我和妹妹極盡心力照顧,物質生活不虞匱乏。家中較想重是身教之養成,生活中因為常受別人的幫助,所以飲水思源及獨立自主的思考是母親教導我們最重要的一點。由於從小母親對我的栽培,使我定下目標往後朝國標舞老師邁進,同時為了累積經驗大大小小的比賽只要有時間就一定會去參加。除了上學以外,我還不時的充實精進我
的舞蹈學習,期望自己的努力和汗水能朝著目標前進,逐步達成!
小時候家裡開了一家玩具工廠,設廠於深圳,專門從事出口貿易,爸爸媽媽因為忙著處理公司內部的事務,所以常常都會帶我去公司上班。那時的我很調皮,時常跑到生產線去“巡視”員工有沒有認真工作,有一陣子一時興起吵著要當一回臨時工,爸爸被我煩得受不了就發了一張員工證讓我別在胸前,還跟我約定一個月發一次薪水。從小我就喜歡在工廠裡東奔西跑,也鬧過不少笑話,在工廠的那段時間是我回憶中的一段快樂時光。後來工廠事務愈來愈忙,媽媽就決定提早讓我去上幼兒園,可是我每天早上哭著被送到幼兒園之後就一整天都坐在小板凳上不肯離開,因為在工廠裡認識我的主管、員工都跟我用國語講話,所以在幼兒園裡我幾乎聽不懂同學們在講什麼,只好一個人坐著。媽媽試過帶我去學習小提琴、電子琴…之類的樂器,但我都靜不下心去學。直到某一天經過深圳的青少年宮,媽媽看到很多人都在跳舞就想試試讓我學,就因為那次偶然的經過讓我遇到了我的第一個啟蒙老師─汪靜老師。每天幼兒園一放學汪老師就會在門口等著接我,後來上了小學每個星期一、三、五放學就要去汪老師家上小課(個別課),周末兩天去青少年宮上大課(團體課)。
爸爸跟媽媽都很支持我學跳舞,我的家人除了爸爸媽媽之外,包括阿姨、阿嬤、妹妹、阿公也都很支持我,雖然他們都沒說,
但卻做很多讓人感到很溫馨。媽媽跟我說,阿公去世之前在醫院的那幾天還一直用台語問她說:「妳有再給她跳舞嗎?」
而媽媽從我四歲開始跳舞,就每天接送我去跳舞,六日還搬個板凳坐在教室門口看我上課,從來沒有覺得辛苦。爸爸有時會開玩笑說:「妳們兩個週末兩天都跑去跳舞,要找個人出去吃飯都找不到人!」雖然他這麼說,但有時間就會開車載我們去上課。可是在我小學的時候因為一些事情不得不回來台灣,那時候我天天坐在床上哭,因為不能繼續學跳舞,後來在一本舞蹈雜誌上看到了劉真老師的教室,媽媽就帶著我坐車去找教室,從那時候我就跟胡株菊老師學跳舞,老師也幫我找了個舞伴-呂健民,而且帶我們去香港、新加坡比賽。胡老師幫助我很多,是我的第二個恩師,我也很謝謝汪老師讓我打下好的基礎,我的家人更是為了我付出很多。
由於家境跟一般人不太一樣,接受了不少幫助,也期待日後能回饋於他人。因此在未來能力所及的時候我希望能回到母親的故鄉〝新北市龜山國小〞為山區較弱勢的小朋友成立一個舞蹈興趣班,希望小朋友能開心成長,有能像我在舞蹈中找到自信,灌輸正面思想,能從弱勢中慢慢建立起獨立自主的能力,所以成為專業的國標舞老師及回饋鄉里是我的長期目標。期望一切如願,循序漸進的達成。

二、選手養成過程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最感謝啟蒙老師汪靜老師、胡株菊老師以及我的家人。六年前我回來台灣,很慶幸能遇到胡老師,她讓我們去參加各種比賽,即使不能進入Final還是要參加。她說目的不在拿名次,而是在比賽場上感受對手帶來的衝擊,激發潛能。為了跳舞我犧牲了很多童年時光,因為這是我的興趣還有全家人的期望,所以不管多辛苦我都會堅持到底!
在訓練的過程中,有辛苦也有挫折,要犧牲週末的時間加強訓練,凡事有得必有失,要有好的成績就必須加倍的努力。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瓶頸這是一定會的,每個人都會有偷懶的時候。從以前到現在每個星期一到星期五除了要上課以之外,周末兩天都要去舞蹈教室練習,除非是接近段考或是生病才會待在家裡休息,偶爾偷空跟媽媽去大賣場逛逛。可是有時考試、比賽的時間湊在一起,就感覺每天二十四小時根本不夠用,準備考試的時間被比賽佔走了,而練習的時間卻是非常的少,平日要讀書,晚上要準備考試,週末又要練習,若遇上比賽時沒時間練習就只好向學校請假了,目前我遇到的障礙大概就是時間分配的問題吧!舞蹈跟學業都要兼顧確實不太容易。
另外,國標舞有很多腳的動作,要好好保護自己的腳,千萬不能讓它受傷!常常聽到有些剛開始學習國標舞的女生或是阿姨下課的時候講說腳很痠,其實有可能是在練習的過程中姿勢不正確。一般上班族或是愛打扮的阿姨,一雙高跟鞋穿了一整天小腿就會很酸,而國標舞更是要〝穿著高跟鞋跳舞〞。拉丁鞋尖沒有包起來,所以大拇指外側磨到地板就會長繭。摩登鞋有包腳尖,但卻比拉丁鞋更難穿,因為鞋子真的有點硬。不管穿哪種舞鞋,新鞋都是會磨得你的腳起水泡,有時後跟還會刮破皮。
國標舞選手一定都知道Michael malitowski & Joanna leunis、Ricardo cocchi & Yulia chenko這兩隊一流的職業選手,而我也相當崇拜這兩隊選手。但我更崇拜這位來自河南的翟孝偉,四歲時因為意外失去左腿,但是個性樂觀開朗的他從不因此退縮,2005年他成為殘疾人運動員主攻自行車,也在那一年認識了殘疾人舞蹈
家馬麗,在馬麗的引領下進入舞蹈的世界,2007年的「中國達人秀」他們二人以一曲『牽手』深深感動所有人,馬麗與翟孝偉在舞台上用殘缺創造舞蹈的完美、生活的完美、人生的完美。之後獨自參加湖南衛視「舞動奇蹟」第三季節目的翟孝偉,與藝人江鎧同搭檔攜手闖關,屢屢創造評委一致滿分的佳績,更獲得「單腿舞王」的稱號。2011年時代盃國際體育運動舞蹈公開賽的舞動愛心慈善晚會上,我們在他精采的演出裡看到了生命的韌性。我的家人堅持讓我以後當舞蹈老師。從剛開始學舞,媽媽就每天放學去校門口等我,然後帶我去跳舞,周末上團體課她就坐在教室門外看我。現在比賽除了比較近的地點讓我自己去,幾乎每場比賽都陪我一起去,可是媽媽從未想過讓我放棄,累是一定會的,但我們有共同的默契
- 一定不能放棄!
三、比賽經驗
胡老師帶我們參加了很多比賽,我還記得回來台灣的第一場比賽是去香港,那時候有很多同年齡的選手,每隊選手都很厲害,因為那是第一次參加雙人的比賽,所以特別的緊張,體育館裡冷氣本來就比較強,而我緊張到牙齒都在打顫,現在想起還覺得挺好笑的!後來還去了新加坡,那一次比賽在開始前就發生了很多的狀況,出國前一天在桃園機場因為一些問題差點不能登機,比賽當天早上在踩場時舞鞋旁邊的繩子忽然斷掉,我當時只覺得錯愕,因為那雙舞鞋是新的,才剛換沒多久呢!那次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最後的決賽時,因為點錄組的疏失讓我們錯過比賽,不過好險我們在第二支舞的時候急忙衝進舞池裡繼續比賽,雖然評審給的分數少了一支舞的成績,不過那次我們還是拿到了第二名,有時想到都會覺得當時真是有驚無險。
除了比賽我們還參加不少表演,像是去年10月日本姐妹校來本校交流訪問時,擔任開場表演;今年6月中視超級模王大道與參賽者愷弟合作,那支舞是將國標及熱舞作結合;今年11月參加民視舞力全開雙人舞挑戰賽獲的週冠軍,這些表演讓我學到很多舞台的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