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舞蹈傷害
舞蹈如今已逐漸普及為娛樂與運動的一個項目。而舞蹈基本上均為力、美與柔之結合,除了後天的訓練外,先天的體格結構也十分重要。舞蹈傷害的部位百分之八十在下肢,尤其是踝、足部之受傷,幾佔一半。其次 為
膝、髖、背、小腿及大腿等部位。特殊舞蹈如霹靂舞,使用腕來支撐身體重量, 而且動作激烈,所以上肢受傷的特別多。 (一)容易導致舞蹈傷害的因素
1、訓練的頻率、強度、時間之速增:
2、體格的缺陷:
3、肌力不平衡或柔軟度不足: 4、地板過硬無彈性:在水泥池上練舞,腳容易受傷。 5、鞋子太緊:可致腳趾外翻變形、疼痛,而缺乏彈性時會導致足底筋膜炎。 6、營養不良:舞蹈者因怕胖而吃太少,營養不足,體力不夠,自然容易受傷。 7、心理因素:心情緊張、憂慮、失望時,容易受傷。
(二)常見的舞蹈傷害種類
1、踝部韌帶受傷: 2、外踝內踝骨折:多是扭傷嚴重情況下引起。
3、跟腱炎或跟腱斷裂:
4、距骨骨疣(Os Trigoneum &
Stieda’s Process)併距骨壓迫症候群:
5、屈姆長肌腱狹窄性腱鞘炎: 6、拇趾外翻及姆囊腫(Bunion):有些調查認為舞蹈不會加重拇趾外翻,但在先天性第一趾蹠骨較第二趾蹠骨長的舞者,在穿芭蕾舞鞋作踮腳時。因長期受力不均,故有些調查認為這種情況姆趾外翻加重,並形成關節炎及滑液囊炎。 7、疲勞性骨折:多發於蹠骨及腓骨末端 8至12公分上部位。
8、足底筋膜炎:
9、種子骨發炎或骨折:
10、膝部韌帶受傷: 11、跳躍膝:股四頭肌腱炎或膝髕骨韌帶炎,都是跳躍動作過多,或蹲立動作過多引起。 12、腓腸肌腱炎或撕裂:較常見於暖身不足之不協調動作。
13、大腿肌扭傷:
14、髖響骨:
15、坐骨結節炎及尾骨疼痛或骨折: 16、腸薦關節扭傷及脫位:因腿後舉不足,而以旋轉骨盆作代償動作,使腸薦關節受到不正常的壓力所形成,但更多情況是來自腰椎病變之轉移或反射痛。 17、腰部椎間韌帶或棘上韌帶扭傷。
18、腰椎椎體解離(Lumbar
Spondylolysis)及椎體滑脫(Spondylo Listhesis):
19、椎間盤凸出併神經根炎: 舞蹈既然公認屬於運動項目,那麼我們應該警覺運動難免會頻添意外傷害之困擾。為了運動強身及維護身體健康,如何未雨綢繆做好預防 措施,藉以減少運動傷害機率。凡是運動,都有受傷之困擾,若能重視運動傷害防護,則可減少受傷機率,即使受傷,如果及時急救得當,亦可減少生命危險。環顧舞蹈界,雖有舞蹈已屬運動項目之認知,但對舞蹈運動傷害防護,卻未見認真的重視。 |
|
建議解析度1280*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