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位置圖上的神明會出現小簡介唷~
媽祖
本名林默娘,是「天上聖母」,一般通稱「媽祖」或「媽祖婆」,也尊稱為「天后」,宋福建蒲田湄州嶼人,從小能知人禍福,驅邪救厄,二十八歲羽化昇天,佑護海上迷航或危難的船隻,顯聖事蹟不勝枚舉,為臺灣民間最受信仰之神明,其左右護神「千里眼」、「順風耳」專門替媽祖「眼觀千里災難」「耳聽四方哀告」之服務。

 

 

觀世音菩薩


觀音佛祖,俗稱「觀音媽」,以普救世人的大慈大悲菩薩,關懷一切眾生悲慘的聲音,故又稱「觀世音」,簡稱「觀音」,據傳能化身三十二種形象,造型特徵通常是寶冠上飾坐佛,手持淨水瓶或蓮花,龍山寺的觀世音菩薩神像是由泉州晉江安海龍山寺恭請來台,二次大戰期間,正殿遭炮彈擊中,殿堂全毀,唯有此尊神像安然屹立於蓮花座上,信徒皆稱「佛祖顯靈」更加虔敬崇拜信仰。

 

 

 

文殊菩薩


學廣聞、多才善辯,象徵智慧銳利與威猛的菩薩,地位僅次於釋迦牟尼佛,為其左脅侍,尊號為「大智文殊菩薩」。

 

普賢菩薩


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次於文殊菩薩,代表德行,尊號為「大行普賢」,為釋迦牟尼佛右脅侍。

 

韋馱護法


佛教護法,四大天王卅二將軍之首,為南方增長天王統率。又名韋天將軍,高大威武,手持金剛杵,面如童子,心地善良,佛寺中尊之為「韋馱菩薩」,亦是佛教中的護法神。

 

 伽藍護法


佛教護法,智者大師度化關羽靈魂,中國蜀漢時義臣關羽從此成為佛教護法。伽藍意指道場、寺院、寺廟。為守護佛寺之神,形貌威猛,手持斧,後人尊稱「伽藍尊王」、「護法爺」。

太陽星君

俗稱「太陽公」、「日神」,為自然崇拜之神,太陽為眾陽之宗、記歲時之準,而太陽為恆星,故以「星君」稱之。


太陰星君

俗稱「月娘」、「月神」,賦予柔美祥和女性美之象徵,而廣寒宮「玉兔」之傳誦,益加深其充滿神秘之感。

 

千里眼
道教神祇,媽祖護法,為媽祖觀看世間災難。
順風耳
道教神祇,媽祖護法,為媽祖聽聞世間哀號。

月老神君


傳說中的月下老人長相白鬍髯髯,面泛紅光;左手拿姻緣簿,右手持柺杖,他有權撮合男女成為夫妻,民間傳說在每年農曆七月七日,也就是七夕「七娘媽生」當天,七星娘娘會將凡間成年的未婚男女分別造冊,呈報給天庭,月下老人在接到天庭的名冊後,再依據個人的性情、惡善、嗜好與條件,繕寫一份配偶名冊,把適合的男女青年配成佳偶。

華陀仙師

東漢三國,通經、曉養性之術,尤精於方藥、針灸術,擅治諸難症,故尊奉「神醫」,後代醫師與藥店均供奉之,祈盼能醫運亨通、藥到病除,為世人解除病痛。

十二婆者


又稱「十二婆姐」,分別掌管註生、註胎、監生、抱送、守胎、轉生、護產、註男女、送子、安胎、養生、抱子等事務,協助註生娘娘執行任務。

池頭夫人

是看管血池之女神,也是保護婦女生產平安之神,據傳昔日萬華有漳泉械鬥之紛爭,某日漳人進擊,為龍山寺池邊之孕婦發現而示警,才得保全領域,因而被殺,泉州人感念其德,而祀奉為池頭夫人。

 

註生娘娘


掌管生男育女的神明,昔日婦女相信註生娘娘操縱著生命的開始、成長或凋零,主授子安產、良緣及產婦之安全等,其真正姓氏名諱未詳,有謂「臨水夫人」陳靖姑,或「女媧娘娘」,其陪祀尚有「十二婆者」、「池頭夫人」等職司生男育女之輔助神及照顧小孩自出生至十六歲之期間的成長、安全。

福德正神


通稱「土地公」,是管理土地的神,他能使土地生長出作物,「有土斯有財」,引申為財神,農家、商人都十分崇信,是所有神明中最親切、可人的一尊。

城隍爺

掌管善惡賞罰之神,屬於陰界之地方官,主司因果報應之輪迴,導引人們行為之是非分辨,以嚇阻惡人為非作歹,勸人積善。

 

水仙尊王


「水仙王」是海神,也是海王,為航海業與貿易商所祭拜;以「大禹」為祭祀的主神,配祀於水仙廟的四位是伍子胥、屈原、李白、王勃──歷史上皆與水有關的名人。

紫陽夫子


宋代大儒朱熹,世稱「朱文公」。因曾設學於福建「紫陽書室」而得名,其整理四書五經奉為科舉考試範本,故為一般書院奉為主神,以示不忘本之謂。

地藏王菩薩


稱幽冥教主,據佛經記載,其為釋迦滅後、彌勒未生前眾生賴以救苦,地藏王為了救度六道輪迴中受苦的眾生,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在唐朝永徽年間,新羅國太子金喬覺帶著一隻白犬(善聽),到九華山出家修行,成道後下山,巧遇閣老,人稱閔公,平日好善樂施,捨其子道明與地藏王菩薩為徒,所以民間地藏王菩薩身旁尚奉侍閔公及道明和尚。民間另傳目蓮救母與其有關,據說其總管十殿閻羅,信徒極為普遍。

三官大帝


俗稱「三界公」即天官、地官、水官,掌管天地水界之事務;天官一品係紫薇大帝,管神界,賜人福,堯帝至仁感天,封為天官;地官二品係清虛大帝,管凡界,可赦人罪,舜帝開墾土地,封為地官;水官三品為洞陰大帝,管陰界,可解人災厄,禹帝善於治水,封為水官,龍山寺三官大帝祭典在農曆十月十五日舉行,推算應是三官大帝之水官。

關聖帝君


三國蜀漢人,關羽字雲長,一生忠義勇武,集「仁、義、禮、智、信」大成者,歷代君王均加以封號,祭祀並以「武聖」最高榮譽尊稱,另關公也因其敬信守義之精神,且其生前精於理財,擅長記帳,據傳中國式簿記及算籌為其發明,故商業界人士奉祀為守護神。

太魁星君

又稱「魁星爺」,「魁」乃北斗七星之首也,而殿試高中亦是大魁天下士,其扮相代表「仕祿加身、獨占鰲頭」,讀書人侍奉其為守護神,因魁星爺可庇護參加考試的士子榜上有名。

文昌帝君

本名張亞子,四川梓潼縣人,廣宣道教教義,對蜀國文教貢獻良多,歿後祀文廟尊為「梓潼帝君」,掌文昌府事及人間祿籍,俗諺「孔子但把教育揚,魁星拈筆點雙魁,文昌留眼送祿來」,「文昌帝君」能讓士子名利福祿齊備。

龍山寺寺內神明位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