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好去處 四海遊龍 艋舺電影介紹 艋舺一日遊

華西街觀光夜市

  夜市入口處為中國傳統牌樓建築,沿途掛滿紅色宮燈,極具特色,兩旁店家皆為老字號,口碑與品質兼顧,連高級餐廳也有據點,像是廣受日本觀光客青睞的台南擔仔麵一店,就是在這裡發蹟,其他小吃類,例如大鼎肉羹或是兩喜號魷魚羹等,更是座無虛席,夏天時清涼刨冰與新鮮果汁供不應求,冬令時節各類進補食品一一上市,更見萬頭竄動。
  華西街夜市以小吃為主,從山產到海產一應具全,並有腳底按摩等休閒業。又因靠近早期尋芳客密集地寶斗里因此夜市出現了許多以去毒壯陽為號招的蛇店及鱉店,形成當地小吃的特色,華西街上大約有兩至三家,入夜後便會有殺蛇或是鬥蛇等的表演,每每引起好奇民眾圍觀,十分熱鬧,店中並有蛇鞭蛇酒供顧客點食,不過限於環保現在保育類的蛇類並不在此販售。至於其他類商品的店家,也時常有特賣或拍賣活動,叫賣聲此起彼落,充分表現出台灣人民的熱情與生命力。

  華西街觀光夜市從民國四十年至今歷時五十二年,與石雕宮貌建築而聞名的龍山寺並列為萬華區兩大觀光景點。華西街觀光夜市位發祥地萬華區的青山里內,青山里的舊名為「蕃薯市」,也就是俗稱的「舊街」,自清朝起這裡便是貨物出入的吞吐地。民國六十三年,台北市政府實施萬大計劃,成立第一個攤販管理專案與整建規劃的夜市。到民國七十六年十月二十四日正式立名華西街觀光夜市。

情色文化和觀光產業
道光、咸豐年間,距離淡水河碼頭不遠處的凹 仔(今華西街北段),成為船夫與碼頭工人的落腳處。於是娼寮、妓樓、酒樓便一間間次第開張起來。當時來此揮霍的客人,大多為郊商及經常航行閩浙粵等地的船夫。直到光緒年間,艋舺還是淡北最熱鬧的商港時,凹仔青樓豔妓的芳名,不僅名噪全臺灣,而且遠震福州及泉州。但直至日據時期,臺灣人的公娼制度實施後,凹仔已成為地下娼寮所在地,也是臺北市採野花最廉價的去處。

餐飲文化

華西街夜市以小吃為主,從山產到海產一應具全,並有腳底按摩等休閒業。又因靠近早期尋芳客密集地寶斗里因此夜市出現了許多以去毒壯陽為號招的蛇店及鱉店,形成當地小吃的特色,華西街上大約有兩至三家,入夜後便會有殺蛇或是鬥蛇等的表演,每每引起好奇民眾圍觀,十分熱鬧,店中並有蛇鞭蛇酒供顧客點食,不過限於環保現在保育類的蛇類並不在此販售。至於其他類商品的店家,也時常有特賣或拍賣活動,叫賣聲此起彼落,充分表現出台灣人民的熱情與生命力。現今的華西街,已開闢為觀光夜市,社區集資修建的中國式排樓,每晚華麗耀眼的閃爍著,吸引國內外許許多多的觀光客,而早期的蛇肉店,現場殺蛇表演,也算是「 臺灣奇景」之一。近年已不復見血淋淋的殺蛇鏡頭與圍觀的人潮,但蛇肉店依然吸引老饕前往品嚐。

西門町商圈觀光

  清光緒年間 (西元 1885 年) 臺北府落成,巡撫劉銘傳在臺北城內建造了五座城門,西門是其中一座。 1896 年,「東京亭」戲院進駐,開啟西門町繁華的一頁。自 1922 年起,這塊大致在康定路以東、中華路以西、成都路以北、及漢口街以南的區域,便一直是台北的娛樂商業重鎮。
  民國 50 年,中華商場竣工為西門町帶來空前的繁榮,光是戲院就達 37 座。但民國 80 年起,隨著都市化進展,鐵路地下化及捷運工程動工、中華商場拆除,東區副都心興起,西門町這個不夜之城,燈火依舊通明,但銳氣盡褪。
  1999 年全國第一條徒步區正式在台北西門町落成點燈啟用,快樂工程活動工作室總監林耀南與團隊人員和地方業者溝通合作,協助政府行銷西門町,經由行銷活動及硬體設施成功打造出西門商圈的知名度,成為流行文化的薈萃區;創造全國對西門徒步區的討論和朝聖人潮。
 
八年來,保持了與地方業者的良好互動,成就了今年能代表地方和政府發聲,並成立「西門町商圈國際化形象推動小組」。未來將打造西門町成為國際化商圈,因此有逐項投資計畫在此進行。
  除了消費外,年輕人齊聚在街頭獨秀是其一特色,可在路上看到奇裝異服的年輕人泰然自若表現自我。有別於東區走名牌、高級享受的消費環境,這裡能體驗屬於西門町的街頭氣氛,多數消費者喜歡尋求獨特性和流行事物。

西門町紅樓

1880 年代以前
它是一個「夜都市」,是一個公墓,有一條大水溝,和一片蕃薯 田。白天,偶爾會有牧童放牧,入夜後,人跡罕至。
1896 年
西門紅樓為一座臺北西門外先設立木造簡單的市場。在今長沙街二段處興建興起街市場,這是台灣的第一個新市場。
1908 年
由近藤十郎設計,紅樓開始興建(其設計還包括台大醫院以及建國中學紅樓),因建築的特殊形狀,被稱為八角樓。
1935 年

台灣博覽會,八角紅樓也是會場之一。

1951 年
上海人,投入資金在西門町經營百貨公司等行業,也租下「紅樓」作為說書場,經營說書、對口相聲、(表演南北雜耍),是當時聞名的文化場域。
1956 年
增設「紅樓劇場」,轉變為越劇演出場地,同時越劇也為紅樓帶來大批的人潮,擁有它歌舞升平、絢爛的光輝歲月。
1960 年代
中華商場 ( 八棟 ) 竣工,西門町成為全國的商業娛樂中心,西門町其他的戲院陸續開業,設備聲光是改建的紅樓無法相比。
1970 年代
西門町逐漸沒落紅樓逐漸遭人遺忘。
1980 年代
台北市都市發展東移,做為西區商業核心的「西門町」由盛而衰銳氣盡褪,紅樓閒置。
1997 年
紅樓正式公告為三級古蹟,修護規劃為「電影博物館」,準備官辦民營,映演另類電影。
2001 年
紅樓劇場由台北市文化局設定規劃成立為「說唱藝術」中心。
2002 年 3 月
台北市文化局以「零預算」委外經營,紙風車文教基金會接下「紅樓劇場古蹟再造」之重任。
2002 年 7 月 6 日
紅樓劇場風華再現,重新開幕。

西門紅樓為一座紅磚造的八角形二樓洋式建築,這是日治初期 臺灣所建較早的市場。 1896 年臺北西門外先設立木造簡單的市場,繼而在 1908 年正式建造包括八角形紅樓與十字形的建築,當時也稱為新起街市場,服務西門附近的居民。同時期全臺所建的市場後來大都已改建,唯獨西門紅樓存留下來,在 臺灣之近代民生建設事業上具有歷史價值紅樓為近年才使用的,原來稱為市場八角堂,設計者為總督府營繕課近藤十郎,八角堂的牆體為紅磚,樓板為鋼筋水泥,但屋頂為鋼骨桁架,有如雨傘骨般呈放射狀,非常具有特色。市場內販售花卉、書刊、藥品、日本醬菜以及 臺灣土產。年節時也經營布匹百 貨,非常熱鬧,成為老一輩臺北人記憶裡深刻之事。戰後,成為「西門市場」的紅樓,曾一度是「紅樓戲院」的所在, 1997 年 2 月公告為 3 級古蹟,臺北市政府計劃規劃為「電影博物館」,在西門町仍然屬於富有吸引力的古蹟。

↑TOP

剝皮寮老街

  就位於今日萬華老松國小的南側,地址為康定路173巷,老街北側的街屋與老松國小校園僅一牆之隔,南側的街屋則緊臨廣州街。
   剝皮寮的歷史相當悠久,清代艋舺營就駐紮於此區。老街離龍山寺不遠,是昔日艋舺通往古亭、文山的古道。台北盆地東南一帶生產的物產運往艋舺須路經此地,而造就此地的繁榮。
   清代嘉慶時代,此地地名為「福皮寮」,道光中期至清末,老街被稱為「福地寮街」,日據時代則稱「北皮寮街」,「剝皮寮」一詞是台灣光復後才出現的俗稱,而沿用至今。為何稱為「剝皮寮」呢?
  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因清代淡水河上游砍伐的樹木,以及由福建福州進口的杉材運抵艋舺後,在此地進行剝皮,所以被稱為「剝皮寮」。也有人認為,「剝皮」是剝獸皮,是因昔日在此地有宰殺動物製造皮革的產業。「福皮 寮」的地名,初見於嘉慶4年(1799)的店屋買賣契約,足以見證剝皮寮老街的悠久歷史。

  日據時期,由於老街狹窄,路面寬僅三公尺,漸不敷時代需求。日本人實施市區改正,在老街南側新闢了現在的廣州街,歷史悠久的老街退而成為新街後巷。
   因應新路的落成,剝皮寮老街南側的房子紛紛將房屋立面改向廣州街。因此在現在的廣州街上,可看到一整排日治時期流行的巴洛克風格的建築。
老街店面轉向廣州街,使剝皮寮老街原本是兩兩相對的店面,變成是前後相對,形成「半邊街」的景觀。而臨廣州街的部份房子則將內部空間分隔為前後二個店面,中間以天井相通,形成「兩店面」的建築外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