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理念
※對教育的綜合性看法
中庸第一章開頭即言:「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所謂「教」乃指一個人能遵循上天所賦予的本性,理解並遵循正道。而目前傳統的認知,所謂「教」指的是傳授知識技能;「育」則為生養、教化、培植之意。
因此,所謂「教育」除了父母對子女的養育與教誨外,指的是按照一定的目標,對受教者的身心發展施以影響,使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獲得一定的知識技能,並使其體力與智力得到發揮的一種有計畫有步驟的行為。其目的在於培養自立自主之個人,創造和諧的社會。教育的主體乃是人,一個個須不斷刺激成長的個體,所以如何創造這個個體的價值,應是教育的前提。
教育,人人都有責任。家庭、學校、社會,絕對不是點線的延伸,而是圓形的環繞關係,責任環環相扣,誰都逃脫不了,教者、受教者都必須以認真的態度去面對,去追求。然而,被公認人的學習付出最多時間與精神所在的學校教育,從事教職的「老師」,理所當然的須以「專業」對受教者負起最大的責任。所謂「教育是良心事業」已不是這個以學生為主體的時代所能滿足的了。教育是個「利他」的工作,教師當以教育為志業,因此,我認為以有限的能力創造無限的可能是我們的抱負,也是我們的責任。
※對課程和教學的看法
沒有成功有效的教學,學校的一切目標均將落空,學校的設置甚至變得毫無意義。課程的安排與設計,涉及教材、教法、評量與教師的教學態度等因素。因此,學校及教師應精心設計滿足各類學生需求的教育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學習,並提供具有不同專長學生成功的機會,以滿足其成就動機。
我認為課程內容應儘量具體化、系統化、生活化;教學方法則應著重在培養學習的興趣及意願,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活動中成長。
畢竟教育最終的目標在促進學生全人格的健全發展,因此,除為經師,當為人師。教師應具有正確的工作態度,確立工作目標,擬定週詳的工作計畫,善用教育的原理與原則,兼顧學業與品德教育,成績與程度齊頭並進,學習才有意義。
※對教師和自我的看法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教師則是教育的客體。教育活動建立在師生之間面對面的關係,在師生互動關係中,教師居於領導或是引導的地位,所以教師之價值觀念及行為方式,對教育之成敗具有深遠的影響作用。教師應不斷地提昇教育專業,使教與學更符合教育的原理原則且更有效率。我期許自己依教育專業不斷地修正自己的價值觀,以符合學生需求。
身為教師必須要有能力及教育熱忱,若少了一顆真誠關懷及助人的心,則任何技巧和理論都可能成為空談。也要有多元及廣角度的教育觀及符合潮流之教學理念,才能帶領學生隨著時代的腳步前進。否則在今日多變的環境中,很可能因為停滯不前致使自己不能勝任,甚至誤人子弟,那是何等的不堪。
「活到老,學到老;學到老,也學不了。」我會時刻鞭策自己不斷進修,我會非常敬業的帶領孩子,激發孩子主動追求知識,培養適應未來生活的能力。
※對學生和家長的看法
個人覺得滿欣慰的,這麼多年來,家長幾乎都很明理,學生也都很可愛,但無可否認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家長希望的是高標準的學業成績,但孩子總是難免讓父母失望。至於品德方面,看到孩子的成長,家長都很感動。
其實,這些年來,很明顯的看到師生間的角色關係在轉變,老師已從「上對下」的角色變成「平行」、「協助」的角色。遇到學生的偏差行為老師都以輔導的角度去面對,和學生之間延生出「朋友」的角色,與學生分享生活中的喜悅與憂傷。
孩子們「講義氣」的同儕關係是老師們班級管理中不可輕忽的事件,維持良好的班及氣氛,彼此真心相待,與家長委婉溝通,親師生之間的三贏局面將會是你辛苦中的最大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