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廟起源
1821年,百餘名泉州同安人,搭船遷移至台北艋舺。順利到達目的地後,新移民中的其中一位商人陳金絨,於艋舺八甲庄(今日的老松國小附近)自宅供奉攜自同安故里的霞海城隍神像以方便該地同安人祭祀。
1853年,艋舺發生嚴重的分類械鬥頂下郊拼。衝突中,含蓋著晉江,惠安,南安這三個縣的泉州三邑居民,設計焚燬安溪人信仰的艋舺祖師廟並穿越,急速發動突襲,聯手攻擊同安人。因而落敗的同安人,不得不放棄艋舺居住地遷移至大稻埕避禍。當時從動亂中僥倖保存的城隍神像,於遷徙大稻埕後仍祭祀於陳家。
1856年,大稻埕的同安人開始籌建城隍廟。經林佑藻、陳浩然與蘇斐然等人的資助,1859年3月18日座落於南街(今迪化街一段現廟址)上的城隍廟正式完工。該廟因南街街道狹窄因素,廟埕與廟殿均十分擁擠。不含前方廟埕,該廟僅只有46坪大小。
此間非官祀的城隍小廟,因為其主祀霞海城隍神像,來自原本是中國福建省泉州同安縣霞城海邊的臨海門廟,因此廟名定為「霞海」。另外,在祭祀神祇方面,大稻埕霞海城隍廟除了供奉從同安縣霞城過來的城隍神像外,也如其他城隍廟相同的旁祀城隍夫人,八司官,文武判官,范謝將軍(七爺八爺),八將等等。比較特殊的是,該廟側殿旁祀於1853年分類械鬥中喪生的38位同安鄉壯丁,並以「義勇公」稱呼之。
1937年之後,因為二戰爆發與之後國民政府集會限制因素,加上城市都會的時代變化。該祭典規模不再如以往盛大。不過,每年農曆5月13日仍有不少道教信徒參與該祭典。1985年台灣內政部明定大稻埕霞海城隍廟為國家三級古蹟,並自1996年起結合迪化街年貨大街的活動,讓該廟成為迪化街的觀光重點之一。除外,因為該廟於1994年起的新型態企業化的經營,並加以利用城隍夫人、月下老人類似西方愛神做宣傳,該廟參訪人數於1990年代末期後,有逐漸增多的趨勢,且吸引日本為大宗的外國觀光客參觀,是台北市少數有英文及日文導引標示的廟宇。
中國道教信仰中的城隍是兼管陰陽的神祇,也是中國神話中守護城池的神,城隍專司人間善惡之記錄、通報、審判和移送之職,現被人供奉於廟宇稱為城隍廟。城隍的崇拜盛行於中國、臺灣和新加坡。
臺灣現有的城隍信仰是道教結合佛教與儒教的臺灣民間信仰。台灣城隍是唯一有階級之分的台灣主要神祇,到明太祖朱元璋時,對城隍特別崇敬,敕封京師、府、州、縣四級城隍,各級城隍神都有不同爵位和服飾,各地最高官員需定期主祭。明太祖曾下令各級官員赴任時,向城隍宣誓, 城隍有階級之分,洪武二年(1369年),封京都金陵城隍為「福明靈王」,汴州、濠州、鳩州、和州、滁州等朱元璋「龍興之地」城隍亦封為正一品王爵。其餘城隍各賜爵位:府城隍為「二品威靈公」、州城隍為「三品靈祐侯」;縣城隍為「四品顯祐伯」。不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即取消城隍之爵位,僅稱為某府、州、縣、城隍之神。明朝以後,民眾一般把城隍歸為下列幾類:都城隍(公爵,威靈公):掌管省。府城隍(侯爵,綏靖侯):掌管府。縣城隍(伯爵,顯佑伯):掌管縣。及至清代祭城隍同樣列入祀典,城隍的地位更崇高。但凡新地方官到任前需到當地城隍廟齋宿;上任日,更需在城隍前完成祭禮才能就任。由此觀之,城隍的職能隨時代變遷,已由起初有求必應的神明轉變為地位超然的國家和地方守護神。由於城隍主要是掌管城池的神,因而城隍信仰大多分布在行政中心的府縣城等大都市,例如曾為各地行政、經濟中心的台北市、台中市和台南市等都有城隍廟。值得注意的是,大稻埕霞海城隍屬閩南人民自行奉祀的城隍,並非欽定官祀,因此其廟名中既沒有管轄省縣市地名,其城隍也沒敕封尊稱,這是與其他城隍廟比較不相同的。
霞海城隍廟的簡介
位於今迪化街一段的稻江霞海城隍廟,建于咸豐六年(1856),占地約五十餘坪,雖沒有巍峨之廟貌,然其信仰圈之廣、香火之盛,迎神賽會之熱鬧非凡,及與大稻埕地方發展之息息相關。
霞海城隍廟到日據時期為止,它的祭典跟北港朝天宮的祭典併稱為台灣最大的。在以前,大稻埕霞海城隍的祭典是很熱鬧的,很多人去申請扮演天兵、天將,跟著城隍出巡時,和七爺、八爺在一起,並沿途分發光餅給小孩。清光緒十年,中法戰爭時,法軍來攻台灣,台北的人都誠懇地祈禱霞海城隍的保護,城隍大顯靈赫,法軍終於只到五堵為止就被我們擊敗,沒有進入台北,所以民間尊稱霞海城隍為威靈公。
雖然城隍廟只比普通的土地廟大一點而已,是一座佔地小的廟宇,但是信徒卻分佈全省,因為住在台灣的大陸移民以縣來分的話,是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人為最多,除了大稻埕的同安人之外,全省各地的同安人,也都很崇仰這座廟。
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的愚民政策,有一段時期提倡迷信,所以就讓大稻埕的人去花大錢迎神賽會,因為日本人當時很怕台灣人把資本集中起來,辦理工商業,因此任聽大稻埕的人花錢而不去干涉。同時台灣總督府的鐵道部,為了表示支持這樣的迎神賽會活動,特別動員了所有的車輛,把全省各地的民眾運來台北,來看大稻埕的熱鬧。為了鼓勵這樣的愚民政策,台灣總督夫妻,往往會到現在延平區保安街郭家的樓上陽台參觀城隍出巡,表示「與民同樂」,一方面提倡迷信,一方面收買民心。
到了抗戰以後,台灣光復之時,政府為了改良風俗,認為舉行祭典是中國的文化,政府勸導大家在祭典時不要鋪張浪費,用鮮花水果來拜就可以,也不要大事鋪張、宴客。
相傳中國農曆5月13日為城隍爺生日,各地城隍廟均在此前後舉行祭典,霞海城隍廟亦也循例舉行;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曾禁止祭典的舉行,到了1898年台北發生瘟疫,總督府才開放舉辦;之後,霞海城隍廟結合法主公廟及慈聖宮的5月13日的祭典就是我們熟知的「城隍遶境」,至農曆5月6日起放軍於安五營、11至12日七爺八爺出巡、13日城隍遶境,活動還搭配布袋戲、歌仔戲等台灣民俗藝技活動,並與農曆3月的台灣中南部的媽祖生日祭典共稱為台灣兩大道教祭典,台灣民間流傳著:「三月瘋媽祖,五月看城隍」的俗語。
霞海城隍廟坐東北朝西南,依淡水河的走向而建,為單進單開間前帶捲棚拜殿及左偏殿的廟宇建築;霞海城隍廟在大稻埕建廟後歷經多次整修,分別在昭和7年(西元1932年)、民國60年(西元1971年),最近一次則是民國83年重修;霞海城隍廟地理正處於所謂『蜂巢穴』吉地,不可以任意大興土木,廟宇格局是最簡單的單殿式建築;霞海城隍廟的一大特色為『菜刀型』的建築外觀,這表示城隍爺在判案能夠當機立斷,而且刀口向著淡水河也可以劈開惡鬼煞氣、鎮邪止煞的功能。